2025年9月15日下午15:00点,一场聚焦AI与外语教学融合的精彩讲座在外语楼北504教室精彩开讲!贺学耘教授为我院师生带来了题为“AI实战工作坊:高校外语教师必备的人工智能运用技巧”的专题讲座。本次活动由刘晋博士主持,现场座无虚席,50余名教师与2024、2025级研究生齐聚一堂,共同探索人工智能赋能外语教学的新未来。

贺学耘教授精准切入高校外语教师在教学大纲撰写、命题组卷、PPT制作及科学研究中的实际痛点,深入介绍了AI工具在上述四大核心场景中的创新应用,为教师提升教学与科研效率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首先,在教学大纲撰写方面,贺学耘教授重点介绍了“豆包”软件的应用。该工具支持智能对话,可充当写作与英语学习助手,并具备图片、音乐和视频生成等多种功能,能够有效辅助教师进行教学大纲的设计与撰写。贺教授还详细演示了如何向AI提供清晰指令,并特别强调,尽管AI生成的初稿具有参考价值,教师仍须结合实际情况对其进行修改和润色,以确保大纲的科学性与适用性。


在命题组卷方面,贺学耘教授推荐了多个实用工具,包括适用于中小学日常测验的“组卷网”、提供中考真题拓展资源的“菁优网”,以及基于人工智能的组卷平台,如“Kimi”、“DeepSeek”和“讯飞星火”等。此外,贺教授还介绍了微信小程序“配音神器Pro”,现场演示了如何利用该程序进行英语听力题的出题与录制,为外语听力教学提供了便捷高效的解决方案。
此外,贺学耘教授还详细介绍了如何借助AI工具辅助PPT制作。她特别强调,不能仅向AI提供一个简单标题,而应提前自主准备好详细的内容框架,并对AI生成的初稿进行必要的修改和优化。此外,贺教授还以“即梦AI”为例,现场演示了如何生成与PPT主题契合的背景图片,以及制作贴合主题需求的数字人形象,为现场师生展现了AI在多模态教学S中的实用价值。
最后,在科学研究方面,贺学耘教授系统介绍了AI技术在学术研究全流程中的应用,包括文献的智能检索与深度分析、研究选题与项目申报书的辅助撰写、学术论文的写作与语言润色,以及科研数据的处理与分析。她通过实例演示,展现了AI工具在提升研究效率与优化学术成果呈现方面的重要价值。
讲座在热烈融洽的交流氛围中步入尾声。在互动环节,与会师生围绕AI技术的外语教学应用展开了深入讨论,贺学耘教授一一予以细致回应。她总结强调,面对人工智能带来的时代变革,教育工作者与研究者应始终保持开放心态,积极将AI转化为教学与科研中的高效工具,真正做到以人为本、技术为用,成为掌控技术的“主人”,而非被技术定义的“奴仆”。她的发言引发了在场师生的广泛共鸣与思考。

图文丨刘晋 莫豪江
一审丨黄院丹
二审丨何文娟
终审丨刘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