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中办、国办《关于加强新时代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工作的意见》,落实好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和省委教育工委的实施意见精神,按照教育部关工委《关于开展2025年“读懂中国”活动的通知》(教关委函〔2025〕5号)的统一部署和有关要求,我院决定在全院继续组织开展“读懂中国”主题教育活动。主题教育活动要充分发挥“五老”新中国教育事业建设的亲历者、见证者、实践者的优势,向广大青年学生讲好新时代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故事,讲好新时代教育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信心,立报国强国大志向、做挺膺担当奋斗者,为建设教育强国、教育强省和学校高质量发展奉献青春和力量。现就活动的开展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一、活动主题
弘扬时代精神,建设教育强国
二、活动对象
外国语学院全体在校学生
三、活动时间
2025年4月1日-4月30日
四、活动形式
在学校党委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学校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各学院党团组织和二级关工委的作用,我院将围绕本年度“弘扬时代精神,建设教育强国”主题,组织青年学生站在时代发展的高度深入挖掘本校、本地、本院“五老”的先进事迹,展现“五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建设教育强国(强省)、科技强国(强省)、人才强国(强省)中的感人事迹和人生体验,以及对青年学生积极投身教育强国、教育强省建设实践的重托和建议,通过征文、微视频、舞台剧形式进行展示和传播。
五、活动实施
(一)制定活动方案。我院关工委积极开展调查研究,摸清楚情况,准确把握不同层次、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制订切合实际的便于实施的主题教育方案。
(二)做好宣传发动。我院通过各种形式宣传渠道,重点运用新媒体平台,让广大学生明确“弘扬时代精神,建设教育强国”主题教育的目的和意义,广泛深入交流,挖掘、记录、整理,展现“五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建设教育强国(强省)、科技强国(强省)、人才强国(强省)中的感人事迹和人生体验,以及对青年学生积极投身教育强国、教育强省和学校高质量发展建设实践的重托和建议。
(三)把握方法要求。活动实施中注重把内容上求实和方法上求活结合起来,在内容上要重实情、说实话、用“五老”人员的感人事迹教育人,达到启迪自我觉悟、升华思想境界的效果;方法上注重增强教育的灵活性和科学性,邀请“五老”做奋斗历程的主题报告、邀请业有所成的老教师参加主题班会,组织开展征文、微视频评比,运用学院新媒体平台宣传各项活动、展示活动成果,以丰富多彩的形式让更多的学生直接参与到活动中来。
(四)组织开展活动。我院在落实校党委关于学习宣传、贯彻落实二十大和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安排部署的过程中,将结合关工委本年度活动主题,将将全国教育大会、全省教育大会精神列入教育内容,进一步激发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坚定决心,增强广大青年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的自觉性,既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1.开好宣传动员会。学院关工委在4月8日前召开以“弘扬时代精神,建设教育强国”主题教育活动工作动员会,总结上年度“读懂中国”主题教育活动开展情况,表彰先进集体和获奖作品及先进个人,部署本年度主题教育活动,提出具体要求。围绕主题,在清明节、五四青年节前后,组织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和重点培养对象开展祭扫革命先烈墓、瞻仰先烈事迹活动,组织党员到湘南第一党支部陈列室等地参观。各班级在4月12日之前组织召开好“弘扬时代精神,建设教育强国”主题班会,班会要设计好主题、会议内容和程序,做好充分准备,将总结与动员相结合、理论学习与观看有教育意义的视频相结合、先进典型发言与一般同学谈体会相结合,形式多样,力求收到切实效果。
2.开展主题教育征文比赛。我院重点引导各班级学生站在时代发展的高度深入挖掘本校、本地、本院“五老”的先进事迹,撰写教育活动主题征文(不超过2000字)。
3.开展微视频比赛,鼓励舞台剧创作和制作。各班组织学生利用本校、本地、本院“五老”的先进事迹,用微视频或舞台剧进行体现。各班重点组织班级同学,学习借鉴2024年国家教育部关工委评选出的优秀视频,精心打造好微视频作品。
六、活动要求
1.高度重视。主题教育活动在学校党委统一领导下,在学校关工委的指导下,由我院二级关工委牵头,学生工作办公室和院学生会、分团委组织实施。各班级要高度重视,把“读懂中国”主题教育活动作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抓手。要将活动作为落实“立德树人工程”“‘大思政课’建设工程”的有效抓手,主动融入学校“五育并举”总格局和思政工作体系,配合学校、学院党团活动、德育工作等深入开展,协同开展好相关活动,共同把活动引向深入。
2.加强组织。各班级要充分发挥党组织的领导作用和团组织、二级学院关工委在活动组织中的主体作用,要在遴选访谈人物上下功夫,深入挖掘有故事的“五老”,重点聚焦本校、本院“五老”和“杰出老校友”,进行面对面访谈;要创新活动方式,通过“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扎实开展多层次、多形式、多角度的“结对访谈”,有效发挥老同志“活历史”“活教材”作用,不断提升活动吸引力和实效性,使其真正成为思政“大课堂”,坚定我院广大青年学生听党话跟党走、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信念与决心。
3.做好宣传发动。各班级利用好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充分做好活动各阶段的宣传工作。注重采取适合青年学生的媒体传播方式宣传,调动发挥班级学生在宣传与传播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五老”故事的展示与宣传,进一步增强活动感召力与影响力。
4.确保作品质量。各班级作品制作内容要契合主题、积极向上、真实感人,文字要通顺流畅、表达清晰、可读性强,视频要生动鲜活、富有吸引力和感染力。征文、微视频涉及的被访谈人物仍健在,且要有面对面访谈环节,突出活动“以史为本言传身教”“老少结对双向互动”的特点。
七、奖项设置
学院将组织评选出优秀征文作品一等奖2篇、二等奖3篇、三等奖5篇及优胜奖若干篇;优秀微视频作品一等奖2部、二等奖3部、三等奖5部及优胜奖若干部。(具体审评标准见附件2。)
获得一等奖的征文和微视频作品将推荐到学校关工委,在学校获奖的作品将编辑成书出版并推荐到教育厅关工委,由教育厅关工委组织评选后编辑成书出版。
八、作品提交要求
1.要求22-24级本科生与24级研究生班级每班上交两篇征文和一个视频(微视频或舞台剧),21级学生自愿参与。
2.征文作品要求上交纸质稿和电子稿。微视频和舞台剧要求用视频方式呈现。(具体说明见附件1)。作品以“外国语学院+班级+团队成员姓名”命名。
3.填写“读懂中国”活动推荐作品信息表(见附件3),于4月23日之前发送至相关负责人邮箱。
21级:学建部王 钰(1716912679@qq.com)
22级:学建部丁娜娜(1048709245@qq.com)
23级:学建部吴瑾怡(2689246346@qq.com)
24级:学建部陈雨欣(2750699117@qq.com)
4.其它要求:每篇征文作者和指导教师均不超过2人;每部微视频主创团队不超过6人、指导教师不超过6人;每部舞台剧主创团队不超过16人、指导教师不超过6人。请认真填写推荐作品信息表,一经上报不可更改。
附件:1.“读懂中国”活动作品要求
2.“读懂中国”活动作品评审参考标准
3.“读懂中国”活动推荐作品信息表
4.“读懂中国”活动开展情况统计表
外国语学院
2025年3月31日
附件1
“读懂中国”活动作品要求
一、内容要求
(一)紧扣主题
要紧扣“弘扬时代精神,建设教育强国”,深入挖掘、记录、展示、宣传“五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中的感人事迹和人生体验,以及对青年学生积极投身教育强国建设实践的重托和建议。
(二)主旨明确
要从小处切入,以小见大,突出“五老”人物事迹,注重发现“最伟大的小事、最平凡的奇迹、最日常的奋斗和最具体的全面”,强调故事性和细节描述,以“五老”的个体经历反映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取得的伟大成就,切忌写成或拍摄成“五老”个人简历。
(三)内容真实
记录的“五老”个人经历须真实可查、有相关资料证明。其中,征文、微视频被访谈人物在作品制作时仍健在。
二、其他要求
(一)征文作品
1.文体要求:记叙文
2.语言要求:通顺流畅、表达清晰、可读性强
3.字数要求:不超过2000字(不含访谈人物简介)
(二)微视频作品
1.形态风格
节目形态:专题片、微纪录
视频格式:MP4(不得低于15M码流)
视频标准:1920×1080(无损高清格式)
节目风格:用艺术手法拍摄制作校园专题片、微纪录等,画面构图完整清晰、镜头有设计感、拍摄手法丰富,故事内容真实有效。
时间要求:5分钟
2.拍摄要求
应为受访者配戴无线话筒进行收音,切忌直接使用摄像机进行录音。
摄像机使用前应调整白平衡,若是室外拍摄,每1-2小时应进行一次白平衡调整。
拍摄过程中,保持机身水平,画面构图平衡稳定,推、拉、摇、移镜头要稳,速度匀速,跟上焦点;考虑不同景别的搭配,尽量避免画面中出现高光点,以免因画面反差较大,影响效果;拍摄有特征的全景镜头,能清晰辨认出事件发生的地点;尽量多拍摄,拍摄时长要远远多于实际用时长。
拍摄结束时,应多录几秒再停机,为剪辑留出余地。
3.解说要求
用直白的语言文字叙述;有起承转合,设置高潮或合理安排突出主题;贴近观众的心理,使其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忌宣传片式解说词。
4.技术要求
画面要求:统一为全高清(1920×1080)16:9制式,上下不要有黑遮幅;注意保持清晰、干净;有字幕。
音频要求:节目声道分为1声道(解说、同期声),2声道(音乐、音效、动效);最高电频不能超过“-8dB(VU)”,最低电频不能低于“-12dB(VU)”。
字幕要求:采访、同期声均须加配中文字幕。用字准确无误,不使用繁体字、异体字、错别字;字幕位置居中,字体字号为黑体60号,字边要加阴影;字幕应与画面有良好的同步性。
资料运用:片中一旦涉及到非本校拍摄、不属于拍摄团队创作的视频素材,一律要在画面右上角注明“资料”字样。“资料”字体字号为黑体65号,字边要加阴影。
(三)舞台剧
1.形态风格
节目形态:舞台剧。根据“五老”采访素材改编舞台剧,通过切换台进行多机位录制,剪辑成视频。
视频格式:MP4(不得低于 15M 码流)
视频标准:1920×1080(无损高清格式)
节目风格:用艺术手法拍摄、制作校园舞台剧,画面构图完整清晰、镜头有设计感、拍摄手法丰富,故事内容真实有效。
时长要求:不超过10分钟
2.技术要求
画面要求:统一为全高清(1920×1080)16:9 制式,上下不要有黑遮幅;注意保持清晰、干净;有字幕(黑体居中)。
音频要求:节目声道分为1声道(解说、同期声),2声道(音乐、音效、动效);最高电频不能超过“-8dB(VU)”,最低电频不能低于“-12dB(VU)”。
字幕要求:对白、旁白和解说等均须加配中文字幕。用字准确无误,不使用繁体字、异体字、错别字;字幕位置居中,字体字号为黑体60号,字边要加阴影;字幕应与画面有良好的同步性
附件2
“读懂中国”活动作品评审参考标准
一、征文评审标准(总分100分)
紧扣主题、立意明确 (30分) | 记录、展示“五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中的感人事迹和人生体验,以及对青年学生积极投身教育强国建设实践的重托和建议。若偏题酌情扣分。 |
内容详实、表述得当 (20分) | 突出“五老”人物事迹,强调故事性和细节描述,以“五老”的个体经历反映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取得的伟大成就,切忌写成“五老”个人简历。根据文章实际情况酌情赋分。 |
语言优美、文笔流畅 (20分) | 根据文章实际情况酌情赋分。 |
情感真实、表达细腻 (20分) | 根据文章实际情况酌情赋分。 |
文体合规、用字规范 (10分) | 文体为记叙文,字数不超过2000字。文体有误或字数超过2400字即此项为0分,字数在2001-2400字之间或出现不规范用字的酌情扣分。 |
二、微视频评审标准(总分100分)
主题表达 (30分) | 记录、展示“五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中的感人事迹和人生体验,以及对青年学生积极投身教育强国建设实践的重托和建议。突出“五老”人物事迹,强调故事性和细节描述,以“五老”的个体经历反映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取得的伟大成就。切忌拍摄成“五老”个人简历。根据片子实际情况酌情赋分。 |
结构设置 (20分) | 结构明确、逻辑清晰,悬念设置巧妙且自然,能够突出主题、吸引观众。根据片子实际情况酌情赋分。 |
细节和节奏 (20分) | 把握好叙事节奏和剪辑节奏的和谐统一,达到疏密相间、张弛有度、跌宕起伏。细节运用真实生动,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画面构图、特效、字幕、片头片尾、暗转等包装处理得当。根据片子实际情况酌情赋分。 |
电视语言表达 (20分) | 画面语言生动且富有特色,能够吸引观众眼球、表达出拍摄主体的内在情绪、心理及表现行为等;解说语言为画面服务,且起到补充和画龙点睛作用;现场语言如采访等,出现时间合适且有对主题阐释等作用,能够很好地渲染影片;字幕语言能够调动观众兴趣,令人印象深刻。根据片子实际情况酌情赋分,电视语言单一,无法讲清事件,无法使观众明白要表达的内容和思想感情的酌情扣分。 |
剪辑和时长 (10分) | 根据影片结构划分篇章结构;镜头衔接自然流畅,转换符合整体节奏,有自己的风格特色,思维逻辑独树一格。根据片子实际情况酌情赋分,如出现跳帧、黑屏等重大技术失误,或时长超过6分钟、不足4分钟的,该项即为0分。根据片子实际情况酌情赋分。 |
三、舞台剧评审标准(总分100分)
主题表达 (30分) | 记录、展示“五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中的感人事迹和人生体验,以及对青年学生积极投身教育强国建设实践的重托和建议。主题鲜明,贴近生活,有深度,引起观众共鸣。若偏题酌情扣分。 |
内容设置 (20分) | 基于人物事迹,从小点切入,以小见大;剧情编排合理,情节跌宕起伏,矛盾冲突明显;幕与幕之间转换适当。根据剧情设计酌情赋分。 |
舞台表演 (20分) | 突出艺术设计与表现力,主题表现清晰,人物性格表现充分,动作得体到位,情感细腻有共鸣,团体合作默契。根据表演酌情赋分。 |
舞台呈现 (20分) | 服装符合人物身份特点、合体大方,饰物搭配得当,辅助表现人物性格、剧情效果等;场景布置及道具安排准确反映剧目表达内容及环境。根据视觉效果酌情赋分。 |
视频录制 (10分) | 通过切换台进行多机位录制,有不同景别的搭配(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配戴无线话筒对演员进行收音,且声音清晰;背景音乐符合剧情及气氛需要。根据视频呈现酌情赋分。 |
附件3
“读懂中国”活动推荐作品信息表
填报学院: 填报人及联系电话:
学院名称 | 作品类别 | 作品名称 | 受访“五老” 姓名 | 受访“五老”出生年月 | 作者 | 学号 | 专业 | 指导教师 | 备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说明:1.作品类别为征文、微视频、舞台剧,作者、指导教师请按顺序依次填写具体人员姓名。
2. “五老”在作品制作时仍健在,如2025年访谈后去世,请在备注中标明。
附件4
“读懂中国”活动开展情况统计表(省、区、市)
填报单位: 填报人及联系电话:
学校名称 | 院系数量 | 开展院系数量 | 被采访“五老”人数 | 主创团队学生人数 | 受益学生人数 | 征文 收集数 | 微视频收集数 | 舞台剧 收集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说明:学校包括省属院校及当地其他部委所属高校。主创团队学生指实际参与作品创作的学生,受益学生指通过活动受到教育和影响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