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语学院
文通古今 道贯中西
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外国语学院院训及院徽征集活动圆满结束
日期:2016-12-27  点击数:  来源:本站文章

自开展外国语学院院训及院徽的征集活动以来,我们收到了不少的应征稿件,经过专家们的认真评选,外国语学院刘晋博士的“文通古今 道贯中西”(Through word to the world)入选外国语学院院训,美术学院二年级学生王邵垒的作品入选为外国语学院院徽。

附:

外国语学院院训

文通古今道贯中西 (Through word to the world)

造学之途有百,而其要期于明道;大道流行,必形诸文。道者,文之根本;文者,道之枝叶。读书而不明道,无异于买椟还珠。东海西海,心理攸同;古学今学,道术惟一

衡阳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的教育文化,旨在打通古今中西,让学生浸润在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中,完善自身修养,提升生命境界,培育人文精神。

注释:

造学之途有百,而其要期于明道;

出处:《文史通义校注》,清章学诚著,叶瑛校注,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4页。

要:关键,大要

期:期望

翻译:致学的途径有百条,但其关键就在于期望阐明大道。

道者,文之根本;文者,道之枝叶。

出处:朱熹《朱子语类》卷一百三十九,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3319页。

翻译:义理是文章的根本,文采是义理的枝叶。

③“东海西海,心理攸同;南学北学,道术未裂。”

出处:钱钟书《谈艺录》序;钱钟书化用陆九渊的句子。宋人陆九渊说:“东海有圣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西海有圣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在院训阐释中,我们对其措辞进行了微调,其大致含义是‘学术无国界和地域之分,都是对真理的追求’)

攸:乃。

外国语学院院徽

外国语学院院徽的设计灵感来自鸿雁传书。

衡阳拥有“雁城”的美名,在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里就有“衡阳雁去无留意”的经典名句,而衡阳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就座落在美丽的“雁城”里;两只鸿雁托书组成的W表示此logo是衡阳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的专属logo;双手托书的拟人手法表达了衡阳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对古今学术的尊重和传承,有文通古今之意;鸿雁托书于地球表达了外国语学院的学术、文化和人才的中西贯通;蓝色是智慧、清爽和沉着冷静的象征,用来表达衡阳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人才辈出及自强不息;1958是衡阳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的建院历史。



文字:外国语学院

上一条:外国语学院召开第四届教职工、工会会员第一次代表大会
下一条:澳门大学博士生导师李德凤教授受聘为衡阳师范学院客座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