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到8月30日,衡阳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服务团队的20名志愿者赴衡东县三樟镇完全小学开展了为期7天的实践活动。本次实践包括了支教、红色课堂、心理教育课堂、素质拓展、捐赠、文艺汇演以及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调研等一系列活动。
支教之旅——共度温暖之夏
三樟完小坐落于衡东县三樟镇长江村,仅有两百多余名学生,由于地理位置偏僻,孩子们的学习条件受到了限制。为了开拓孩子们的视野,增强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志愿者们开展了为期4天的支教活动。
在这4天里,志愿者们组织了中华文化经典诵读、演讲与口才、英语话剧表演、合唱表演和剪纸画画等课程,在新开设的课程面前,孩子们一开始还有点胆怯不敢表现自己,但是他们在志愿者们的带领下,慢慢地融入到课堂中和志愿者们进行积极的互动,一双双求知的大眼睛以及坐得笔直的身姿,都成为了这个夏天最美的画面。支教结束的那天,孩子们还亲手给志愿者们做了表达感恩的爱心手掌,写下他们对志愿者们最好的祝福:“哥哥姐姐你们真好”“谢谢你们给了我们一个愉快的暑假”“希望哥哥姐姐们能够天天开心”,字字句句温暖了大家的心。
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让孩子们接触到了许多不同于往常的课程,也拉近了志愿者们与孩子们之间的距离,他们给了彼此最温暖的夏天。
调研路上——传播关爱之心
提着慰问品,走在乡间的小路上,这一次,志愿者们准备前往本次调研的家庭。在本次调研活动中,服务团队采取了问卷调查与走访相结合的形式,在有效采集信息的同时,通过与学生家长谈话的方式,了解到农村家庭对于儿童教育的看法。
在调研的过程中,家长们都热情地接待了各位志愿者,并积极与大家进行了交流,这些走访家庭中,大部分都是父母外出务工,孩子放在家里给爷爷奶奶抚养,但是很多留守儿童在家里不愿意同爷爷奶奶交流,久而久之,有的孩子就与家人产生了隔膜和陌生感。随后结合每家的实际情况,志愿者们就家庭教育和家长们展开了讨论并提出了一些建议,均得到了家长们的认可。
家庭是孩子最先接受教育的场所,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对子女的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次调研活动让我们了解到了当今农村家庭存在的教育问题,为以后改善农村教育情况提供了参考。
文艺汇演——唱响爱国之歌
8月30日早,由衡阳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举办的“三下乡”实践成果展以及文艺汇演活动在三樟完小进行。20名志愿者早早就来到现场进行布置,经过将近一周的排练,各个节目都达到了较好的表演效果。本次汇演围绕献礼祖国七十周年来进行,有红色朗诵、红歌合唱、红色相声等一系列节目,同时也对孩子 们在上课期间所做的手工、绘画、书法等作品进行了展示。
节目还没开始,台下便坐满了观众,大家都期待着孩子们和志愿者们带来的精彩表演。第一个节目是由三樟完小参加三下乡支教活动的全体学生出演的诗歌文朗诵《祖国在我心中》。高昂的情绪,饱满的精神状态,孩子们在舞台上尽情地抒发着自己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最后那一句“祖国万岁”更是令人动容。后面还有特色节目英文话剧、英文歌曲、相声等。家长们纷纷在下面为孩子们的用心和努力鼓掌,这些掌声更是对我们三下乡服务团队的回馈与鼓励。
一周的排练终于在汇演这一天完美落幕,而原本羞涩的孩子们,在上台表演的那一刻,也绽放了自己的光彩,让我们看到了不一样的他们。不论是他们稚嫩却铿锵有力的朗诵还是拗口却勇于表达的英文话剧,他们,这这一刻都展现了最棒的自己。
文/谢静
图/谢静 周芯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