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新时代劳动教育方针,践行高校“三下乡”服务宗旨,锤炼青少年吃苦耐劳的坚定意志,7月6日上午8:00,衡阳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她力量·家国行”志愿服务团在珠晖区东阳渡街道明德小学开展“躬耕田野·力行成长”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志愿者与明德小学学生一同深入劳动教育实践基地,亲身体验核心农事操作。通过沉浸式的劳动体验,引导学生们深刻理解“劳动创造幸福”的真谛,践行劳动教育助力乡村发展。

(志愿者和同学们合照)
田野劳动初体验,解锁农事新技能。全体参与学生在明德小学校园劳动实践角集合。在指导老师和志愿者的组织下,学生们分为除草、浇灌、采摘三个实践小组,有序进入指定劳动区域。
除草组同学在农户的现场指导下,系统学习了常见杂草的识别特征及除根技巧,重点掌握不损伤农作物的拔除方法。学习过后,小朋友和志愿者弯着腰,在田间忙碌地拔除杂草,这不仅有助于农作物的茁壮成长,更让学生们深刻领悟到除草工作中蕴含的劳动智慧与生态平衡理念。

(同学们和志愿者一起拔除杂草)
“见干见湿”是浇水的关键原则,同学们和志愿者们一起认真观察土壤干湿,避开娇嫩花叶,均匀浇灌瓜果蔬菜,他们心中有使每一滴水流都饱含滋润生命的责任感,共同期待着植物的蓬勃生长。

(志愿者为农作物浇水)
辨别作物成熟度是农作技术活,需观察颜色、软硬度。志愿者和学生们经观察,摘下成熟黄瓜等放入篮中,望着收获满篮的瓜果,喜悦之余,也懂得了果实成熟的不易,深刻体会到了农作的辛苦。




(志愿者认真采摘瓜果)
在各组轮换体验后,同学们积极主动地整理工具,将采摘的瓜果集中装篮。“通过劳动,我不仅学会了辨别作物,更懂得了农民伯伯的辛苦。”明德小学五年级王同学捧着刚采摘的黄瓜说。劳动结束后,大家开心地品尝着自己亲手采摘的黄瓜,清脆的口感带来满满的成就感,笑声在学校回荡。整个实践活动在“她力量·家国行”志愿服务团的密切配合下,高效、有序、安全地完成,既让同学们体验了劳动的乐趣,又确保了劳动教育的实践效果。

(志愿者展示采摘成果)
本次“躬耕田野·力行成长”劳动教育实践活动,是衡阳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推动劳动教育落地生根、引导青少年走出书斋、亲近土地的重要举措。活动通过构建“高校+乡村+中小学”三位一体的劳动教育共同体,不仅实现了劳动育人的教育价值,更探索出一条高等教育赋能乡村振兴的新路径,为乡村发展注入新活力。
图文丨米妍宇 程乔伊 彭娜 卿馨
一审丨刘方红
二审丨欧阳竹
终审丨贺琴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