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卷首语
“其乐融融,享受乡村生活”
志愿者在乡间,沐浴着清晨的阳光,享受着林间的清新,我们走出城市,遇见不一样的世界。
傍晚,志愿者们自发组织在厨房包饺子。肩负着一顿晚餐的责任,志愿者们不敢怠慢。白泥村的资源有限,男生女生的口味有各有不同,为了做出好吃又符合各位志愿者们的口味,志愿者们后勤组灵活运用物资和有限的人力,把胡萝卜玉米切成丁,把肉剁碎,再切细葱蒜拌入油盐酱醋,饺子的馅就做好了。当然这只是完成了第一步,把饺子包好可是一门技术活。后勤组们的志愿者们在得到其他志愿者的技术指导后,如鱼得水。一口气包了不下300个饺子,志愿者们美滋滋的享受自己的劳动成果,一起交流心得,其乐融融。
在支教组志愿者带领下,志愿者们分成小队和孩子们做游戏,这里一队志愿者每一位志愿者带一位孩子,志愿者和孩子们相互配合完成淘汰制游戏,孩子们对我们还比较陌生,有些娇羞。志愿者们带着真心,本着耐心,为孩子们一步步讲解,孩子们放得越来越开。虽然游戏只有一个胜者,但是输了的孩子们并没有因此沮丧,他们和胜利者一样开心,和志愿者们一起欢乐。
志愿者们在发送汇报演出的邀请函时,偶遇到一名乡亲,她邀请我们一起去山间湖边的小路走走。一踏入林间小道,湖水和草丛的气息迎面而来,使人心旷神怡,志愿者们无不感慨,这才是乡村的味道。
或许现在越来越多的农村开始城市化,但是我们衷心的希望白泥村,乃至更多的地方都可以保持乡间的气息。乡村并不代表落后,而是心灵的归属处,生命中最宝贵的一份平静。
(彭政武)
◎志愿者心声
很荣幸这次参加了学院组织的“爱心助成长,留守不孤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参加这次有意义的社会时间活动,让我走近留守儿童,去和他们交流,充分懂得他们简单而又朴实的心愿-希望爸爸妈妈多回来看看他们。
活动前。在我接到这个活动通知的时候,我立刻改签了自己的火车票,虽然自己一个学期没有回家,真的也想家了,可是我觉得自己还是要去做这个有意义的事,我觉得他们孩子们需要我,我也可以通过这个过程得到锻炼与成长。物品的采购、行李的准备,我们都做好了,一切准备好了,我们伴着早晨5点半的凉风出发了!坐着载着我们19个人的小客车,一路上摇摇晃晃,在弯曲的山路上缓缓的行进着,经过了一个多小时的摇晃、颠簸,我们到达了目的地,白泥村小学。
活动中。当天上午到了以后,我们各自把行李收拾好,放到寝室以后就开始了我们的三下乡活动。总共分两队,一队到村子里面走走进行调研,与乡亲们积极沟通;另外一队在白泥村小学进行支教活动,给小朋友们上课,我们的两个实力派选手成功打响了与小朋友们沟通的第一炮,为之后的支教活动奠定了基础。教室里没有电扇,条件很艰苦,可是小朋友们的兴致始终不减,我身上的汉水始终没有停止往下流,汗水浸透了上衣,可是看到孩子们灿烂开心的笑容,我感觉我这次参加活动的目的达到了。作为后勤组的组长,我觉得最有必要一说的就是第一天下午我们志愿者大家庭一起包了饺子,吃着自己亲手制作的饺子,我感觉是最好吃的,都说汗水是咸的,我觉得经过自己努力做好一件事的时候流出的汗水是甜的。
活动结束。我们三下乡活动马上就要进行最后一项任务了,最后的文艺汇演。大早晨我们几个男生早早地从床上爬起来,去布置我们的表演场地,虽然是早晨,可是汗水还是浸透了衣服。文艺汇演开始,孩子们和我们志愿者一起合作表演了很多个节目,最后文艺汇演在一曲合唱“友谊地久天长”的歌声中结束了,这次文艺汇演得到了白泥村小学校长和当地乡亲们的大力赞赏,其实我知道我们的节目不够精致,可是我们努力了,在很短的时间内尽自己最大努力做好了一件事,我觉得这就足够了,至于其他一些别的东西我觉得都不重要了,因为我们享受了整个过程,我们乐在其中。
回学校的路上,我心里都是满满的不舍,毕竟这几天跟孩子们一起相处,我们之间都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临上车之前孩子们聚集在一起目送我们离开,那时候心里感觉酸酸的,很不是滋味,如果再给我个机会,我还会去参与这个活动,去关心呵护孩子们,带给他们温暖,我希望生活在那里的每一个孩子都可以健康快乐的成长。
(马中昊)
◎ 涓涓细语
早早搜集好了食品材料,开始弄晚饭了。一群人聚在一起,开始大展宏图。我们把菜切好,然后就等山上给我们送肉了。等了近两个小时,终于等到了,开始了紧张的做饺子环节。中间是酸甜加着咸,大家都无视了温度的干扰,带着汗水剁肉馅,包饺子,其乐融融。突然感觉到了集体的温暖,去年是我们成就了集体,今年是集体感染了我。作为两届三下乡的元老级人物,十分珍惜每一个时刻,下次不会再来了,希望每一刻都成为我心中的永远。
(李江辉)
今天下午我们在白泥宾馆一起包了一顿饺子,也是我人生中包的第一次饺子,让我见识到了我们男生厨艺的精湛,佩服佩服!
我们先买了肉,只见男生们在厨房里熟练的把肉削成片,把片切成条,把条剁成酱,过程一气呵成毫无拖拉,一看就是厨神弟子。切好了所有的食材,就把馅都拌好啦!把拌好了的馅端上桌子,等待着它们的不是命运,而是我们,我们早已洗好了手挽起袖子准备包饺子啦!分为两桌,大家有说有笑的不知不觉我们就包完啦!我们把饺子送到厨房时,开水已经等候多时,第一大碗的饺子下锅,不一会儿,我们把煮熟的饺子端上了餐桌,一大碗的饺子被我们一扫而光,吃完后大家都围在食堂随时做好战斗准备,只见刀光剑影之间,我只记得我们是捧着肚子回的宾馆。把自己的第一次包饺子奉献给这次活动该是我人生中最正确的选择之一,哎呦,不说了,撑到了,但真的好吃!
(邓佳欣)
对于我们这群尴尬的九零后而言,能够拥有这样一次自食其力的机会着实难得。从最开始的材料购买,到内陷的制作,再到大家齐心协力地包饺子,形状虽然各异,但吃进嘴里内心的感受必是相同的,我们收获的不仅仅是一顿晚餐,更加重要的是,我们得到了内心的满足感。也许我们做的还不够好,但我们会继续努力,不断尝试,以求完美。
(何佳苗)
大家一起剁肉馅儿,包饺子,很满足,也很温馨。自己动手做出来的食物,吃起来都特香。在制作的过程中,感受到了团队合作的愉快与力量的强大。
(赖倩雯)
最令我喜欢的就是包制我们的饺子晚餐,大家各献其力,各尽其能,在厨房里敲敲撞撞。我们包的饺子形状各异,其实是因为我们有几个人手指不够灵活,实在制服不了这饺子皮的时候就乱掐乱捏。但是还是有好些伙伴那还必须说是能手,那饺子包出来可有形,可精致了。一盘饺子端出来大伙儿一蜂拥地凑向前,不出十秒就光盘。虽然在包制的过程中有汗水有累,但是我看得出大家都很开心很满足。
(陈霞)
活动进行到第二天,原本疏远的大家开始相互了解,大家情感的交触点始于当天的包饺子,名自完成着既定的分工任务:剁馅,加佐料,和馅,围桌包饺,俨然一副一家人很久了的模样,温暖而又被欢笑包裹。住在一屋的同伴相互照顾,互道晚安,完成了充实的教学任务,我们的一天又这样欣然结束。
(张紫薇)
三下乡让我做了我人生中的第一次的尝试,印象中最深刻的是,大家一起包饺子。因为我是宣教组要全程跟踪拍摄,我看着大家从洗菜到切菜然后把菜剁成碎泥的过程,后来这些菜混在一起加了油加了盐,饺子馅才算做好了。我参与了包饺子的过程,从没想过原来包饺子一点都不简单。饺子馅不是放太多就是放太少还总是撑破饺子皮。而且跟紫薇呀倩雯她们的饺子一对比才发觉原来自己包的饺子真的好丑。人生中第一次看到做饺子馅过程第一次包了一个沙县小吃样的饺子。想想还是挺满足的。
(余漆冰)
“三下乡”给我留下深刻记忆的不仅是课堂气氛活跃的支教和调研活动,还有我们在一起生活,一起度过的那几个日日夜夜的生活点滴。早晨伴着日出我们一起起床,夜晚傍着日落我们逐渐进入梦乡。我们一起干掉一块又一块肥肉,还有我们一起包饺子的美好时光。虽然彼此都在嫌弃着包的太丑,但到最后看着一个个包好的饺子,大家都开心的笑了。我们心里都知道,这个过程才是最享受最幸福的。“三下乡”的生活或许有些许艰苦,但它却充实,与孩子们在一起相处,我们是快乐的,心是满的。
(张婷源)
关于这几天的生活,没有更多的描绘词,就俩字:有爱。我们一起包饺子(尽管我不太会以致开心地被吐槽)、一起熬夜赶稿(尽管我最早睡以致错过了很多精彩)、一起“干肉”(忘不了那种白里透红的感觉)…虽然没有说什么,但心里都是满满的温暖。谢谢有爱的你们,让我拥有这么美好的回忆…
(刘清)
清晨在朝晖的映照下,在山风的吹拂下,我们穿过弯弯的山路来到了一片祥和的白泥村小学。第一印象,就是,静,这里的确很静。我看到一个个孩子们对于我们的到来探头探脑而又羞涩不敢言的情景时,心有莫名的被触动的感觉。然而,孩子们在课堂上纯真的笑脸,活跃的身影让我觉得这份静有着动的美好。站在教室后面静静听着,或和孩子们说说话,从他们的眼里我看到了不一样的光芒,渴盼被懂得的光芒。我想,时间也许是短暂的,我们能共同陪伴的时间不多,但这些爱是无限的。还没有开展支教活动的我,在一天里作为机动组做着一些零琐的事情,从陪伴孩子们上课到开解有情绪问题的孩子到收拾场地到准备晚餐到手语舞教授到打扫卫生等等,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团队的合作才是爱的归属。我一定不是那个最累的,但我想做那个最走心的。一天很快就过去了,愿团队里的每一个都有一个好梦。明天孩子们的欢笑会更多更美好。
(曾芳)
第一次真正走进山里,清新的空气,满眼都是绿色,还有山泉流淌的声音。捧一汪清泉,凉凉的,润口润心。想必这边是五柳先生所说的桃源吧。可令人痛心的是,村子里只有老人和孩子,青壮年大部分在外打工。留守儿童,留守老人,她们所能得到的只是定期的人民币和春节时短暂的团聚。人间最痛苦之事莫过于远离家人,一份最忠诚的归属远在天涯。看着孩子们的眼睛,一开始我有些不敢靠近,怕触痛他们,但慢慢玩开之后,发现他们其实和我们一样,喜欢认识新朋友,喜欢分享彼此的快乐。在一起的时光不多,但我希望在有限的时光里陪伴他们,一起笑,一起闹。未来,希望国家能多多扶持山区经济,让青壮年们在能家乡就业,不至于缺了孩子们的成长。
(陈天莹)
我一直觉得觉得当一个人感觉着自己疲惫却充实的时候,他所做的一切都是有意义的。“三下乡”教会我的不只是一种处事方法,更会是一种对待事物的态度。生活的辛酸,支教的艰苦,调研的劳累,“一点点前进却永不停歇”,我想这就是每个志愿者的行进原则。我们,并不是为了的美味山味而来,也不是为了“我曾经去过大山里支教”这样的一句话而来,更不是为了得到什么物质回报而来,就简简单单带着一颗真实的跳动着的红心,背上了重重的行囊,坐上了通往大山里的大巴,为了孩子们陈旧的衣服上的灰尘,为了那双双亮晶晶的眼睛,为了如葵般灿烂而温暖的笑靥,支教的生活是一杯咖啡,苦涩却满带醇香,而这种味道却值得我以后独自回味。
(胡冰菁)
◎活动剪影